【中國制冷網】90后、00后的年輕人也許想不到,一些沉寂多時、原本屬于其父母輩的老品牌,正在為了“討好”這些年輕人而重出江湖。
記者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網查詢后發現,今年10月22日,來自佛山順德的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第7類、9類、11類商標均申請注冊了“華寶”商標,其中,第11類商標用于烘烤器具、空氣冷卻裝置、空氣調節設備、空氣凈化裝置和機器等產品。
記者也從多方獲悉,在上世紀90年代風光一時的華寶空調有可能在海信手上得到重啟,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事實上,在品牌林立的中國家電之都順德,老品牌通過復出或翻新來變“年輕”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今年初,美的就重新推出老品牌華凌,并賦予年輕化、二次元、黑科技等新內涵;格蘭仕、科龍通過冠名贊助綜藝、馬拉松等博取年輕人歡心;萬和則與文化網紅的故宮文創合作,推出宮廷系列定制產品和國風動漫IP。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內家電業從增量市場走向存量競爭,面對消費分級和正在崛起的泛90后新消費主力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作為行業領跑者的順德家電企業,正在努力突破傳統家電的束縛,以老品牌年輕化這著奇兵,攪動家電業的新消費市場。
海信或將重啟華寶空調品牌
在知名品牌林立的中國家電之都順德,人們對華寶空調這個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品牌依然擁有很深的情結,不時還會談論起當年“著著領先”的輝煌。“華寶空調是順德制造崛起的標記”順德本土經濟研究者李少魁如此評價。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華寶是全國空調企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1988年,華寶生產出全國第一臺分體式空調,引領中國進入分體式空調時代。到1992年,華寶空調的產值就已經突破10億元,并排在了全國家電行業單一牌號產品年銷量第一的位置。
“格力最初做空調也是向華寶學習的。”格力電器創始人朱江洪直言,正是通過成套空調模具的制作,掌握了經驗,以及平時與華寶技術人員的工作接觸中,學習和了解到很多空調生產的知識。
1998年,華寶空調被一橋之隔、當時強勢崛起的科龍集團并購,而在科龍當時的多品牌戰略中,華寶“淪落”為中低端的二線品牌。
2006年,海信集團收購科龍后,除了在冰洗領域繼續投入容聲品牌,在空調領域保留了科龍品牌,華寶品牌卻一直被“雪藏”,未有市場動作。如今,當年紅極一時的華寶空調已經在市場上杳無蹤跡。打開電商網站,仍有不少賣家在銷售華寶空調的遙控器,似乎在提醒后人:這個順德空調品牌曾經光輝顯赫。
業內人士分析,當年海信入主科龍集團后,在與科龍、容聲的并購與整合上遭遇極大的困難,甚至一度陷入多年的虧損困境,因此海信也無暇顧及已經式微的華寶。然而,經過海信的經營優化,近年來容聲、科龍兩大品牌又重煥生機,塵封已久的華寶最近又重新進入海信的視野,有望重出江湖。
據業內人士預測,華寶空調重新上市最快也要到明年。屆時,海信家電旗下的家用空調板塊將會形成“海信”“科龍”“華寶”三大品牌矩陣。其中海信是線上、線下全品類經營品牌;科龍將會主攻三四線市場,以線下為主;而華寶則將可能主攻線上年輕消費群體。
美的“翻新”老牌子華凌
就在華寶空調的“重生”備受期待之時,同為順德家電龍頭的美的集團,已經成功讓老品牌“華凌”煥發新活力。
今年1月,美的于廣州正式發布了年輕化新品牌——華凌,并對華凌賦予“新物種·新躁動”的品牌slogan。
華凌創立于1985年,主要生產和銷售空調、冰箱,產品大部分銷往華南地區。最高峰時綜合產能達450萬臺,其中大冰箱120萬臺,小冰箱180萬臺,空調150萬臺。2004年10月,美的集團收購了華凌;2008年,美的集團尚未整體上市,旗下上市公司主體美的電器從集團手里全面受讓了華凌系白電資產。當時,美的對華凌品牌更主要作為華南地區的區域性冰箱和空調品牌來運作。
作為美的今年的重點項目,“華凌”品牌的復出是美的瞄準年輕市場,面向互聯網時代積極主動做出的時尚化、年輕化轉型變革的重要舉措。而華凌的產品也專攻電商渠道,品類從原來的空調、冰箱拓展至廚房電器、熱水器等。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華凌”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區域性品牌,存在品牌老化、用戶群體年齡偏大等問題,要在短期內轉變為年輕化、時尚化、互聯網化的全國性品牌并且要快速被90后群體接受,這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精力,多嘗試一些新營銷方法。
美的對華凌的活化的確運用了不少創新的打法。
針對泛90后年輕人審美趣味和愛好,華凌空調推出了二次元代言人“凌魂少女”涼然和暖沁,并把“凌魂少女”的動漫新形象印在華凌空調的包裝箱、說明書等產品上。今后“凌魂少女”新番動漫將通過“兩微一抖”進行傳播,還會作為虛擬偶像舉辦演唱會,吸引更多粉絲,成為華凌面向年輕人的一個新IP。
此外,華凌空調還策劃了“凌魂躁動季”潮流活動在全國巡回演出,cosplay、街舞輪番登場,從潮牌、潮鞋、潮玩,在華凌空調的號召下,集齊了各式街頭潮流文化。
今年“雙11”前夕,華凌空調發布了“萌音”系列新品,這是華凌通過家電黑科技與二次元文化的混搭,“萌音”空調搭載全新的語音模塊,聯網后,語音識別功能不僅可以控制空調,還可以查天氣、講唐詩、播音樂,并控制全屋智能家電,能為你打開臥室凈化器、廚房電風扇。
美的集團CMO兼品牌傳播總監曲向明表示,當下,泛90后逐漸承載家電市場主流消費群體,不同于對產品功能性的單純需求,他們更逐漸導向對產品賦予的情感認同。再出發的“華凌”意在打破傳統家電模式的束縛,創造屬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家電新物種。
不到一年時間,美的對華凌品牌“翻新”的努力,也獲得市場認可。今年“雙11”,華凌全網銷售額達1.4億元,其中華凌廚衛電器在“雙11”當天全網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成為今年“雙11”家電品類的一匹黑馬。
“品牌年輕化”成家電新戰場
讓品牌變潮變時尚,瞄準年輕人市場,美的活化華凌的探索在順德家電業界并非孤例。為了打動年輕人的“芳心”,順德家電企業可謂各出奇招。
擁有41年歷史的格蘭仕一向給人相對保守的形象,但去年也首度嘗試“觸電”潮流綜藝節目《天天向上》,通過娛樂營銷作為營銷創新和營銷轉型的重要抓手,以獲得當下80后、90后等家電消費主力的青睞。此外,格蘭仕還入駐了網絡直播、抖音等當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平臺,吸粉無數。
今年來,創立于1984年的科龍,通過冠名南京垂直馬拉松、“616潮流音樂節”等活動,贊助熱播電視劇,努力提升自身傳統品牌的形象,抓住運動、音樂這兩大IP,不斷拉近與年輕消費群的距離。
而不久前,順德廚電龍頭萬和與故宮宮廷文化(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萬和宮廷廚電系列產品,并發布了為消毒柜、燃氣灶、吸油煙機、蒸烤一體機、洗碗機等家電量身定制的入化、御火、司風、無雙、無塵5個萬和神廚動漫IP,濃濃的國風正是滿足年輕一代對文化復興的需求。
從美的到格蘭仕、科龍、萬和,無一不是深耕家電多年的老品牌,在今天為何都不約而同選擇放下身段“討好”年輕人?
究其根本,是隨著90后作為新消費主力階層的崛起,消費行為呈現更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傳統的單一品牌打天下的時代已然過去,追求個性、新穎、時尚和高顏值,注重品質與用戶體驗,對家電企業產品打造和品牌運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在搶奪年輕人的新戰場上,這些在過去線下渠道時代“稱王”的老牌家電,也直面著互聯網時代后來者、跨界者的挑戰。
就在這些老品牌的臥榻之側,2006年崛起于順德勒流,主打“萌家電”的小熊電器,因迎合了90后、00后的消費口味,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近年來實現迅猛增長。而放眼遠處,互聯網巨頭小米大舉布局家電,憑借其線上渠道優勢和年輕粉絲社群,相繼開發空調、電飯煲、凈水器、洗衣機等,且大多成為爆品。傳統的家電品牌如果只是“倚老賣老”的話,很有可能面臨市場被侵蝕的危機。
“品牌年輕化已然是未來消費特征的一大趨勢。”曲向明表示,要用好看的造型、好看的功能、好玩的互動,打破傳統家電模式的束縛,堅持求新不止。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