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新零售的出場,讓傳統零售中人、貨、場的元素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生鮮行業在“新”零售的比重極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生鮮領域當中,仿佛世界開啟了一道新的大門,只要進入就可以“分一杯羹”。
通過信息差賺取差價的時代已經過去,“新”零售的核心在于將商品與配送打包成為一體化的服務,在這樣的基礎上,對生鮮行業的要求將會更高,這其中,冷鏈物流要先做出變革。

冷鏈物流- 生鮮行業的運營基礎
冷鏈物流泛指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溫度區間,以保證產品質量、減少過程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在傳統的冷鏈物流當中,物流充當的是廠商到經銷商再到門店的角色。在“新”零售要求下,生鮮流通呈現小單、高頻、多渠道的特點,對后端的冷鏈提出了相應場景和頻次的交付能力要求。而作為冷鏈服務者,除了實現高品質履約,平衡由此而來的高成本問題,亦是關系企業發展甚至存亡的關鍵。
我們要知道,生鮮產品保質期短,一般要求24小時甚至是8小時內送達。如果要達到“新”零售的要求,就一定要通過大數據作為支撐,來對鏈路進行設計,實現高效的配合。
舉個例子,一家生鮮O2O企業對各個環節進行梳理,把優勢性的集發點納入到供應鏈打枊中,通過四公里半徑范圍內的訂單數量來分配直賠站點。
這樣做的好處是:性化的鏈路設計實現了車輛和人員的優化配置。之后,承接同模式業務如東方購物等,增加鏈路的利用效率,進一步降低成本。

冷鏈物流讓“新”零售的便利與服務深入人心
生鮮品類的消費者對購買的體驗要求很高,移動互聯網的便利讓賣場無處不在,冷鏈物流在這當中能夠為客戶傳達的配送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快,準更是關鍵。
為適應商品快速分撥的需求,多溫區制冷的小倉庫代替單一制冷模式的大倉庫。另外,除了物流網絡的節點會發生變化外,各個節點之間如何用“流”連接起來,才是關鍵。這就包括了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的整合,考驗的是綜合實力。
精細化的團隊管理,合格的配送服務是周期型客戶的更為高的需要。比如牛奶品類的消費者,鮮牛奶對溫控的要求高,對時效的需求更高,但消費穩定性比較好。牛奶從農場產出后,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可能只用半天時間就能夠達到長期客戶的餐桌。

“新”冷鏈正在加速布局
新零售下的生鮮營銷新業態層出不窮,新零售不再局限于某一種銷售模式,不僅是微商、不僅是O2O,任何關于“品質、便利,讓食更易”的創意,都可以納入到這個“新”零售的范疇。冷鏈企業可提供的服務也不再限于“冷”和“運”。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加強和互聯網普及率的提升,尤其是隨著移動支付的關起, 電子商務 已經成為許多人的主要購物方式。人們的網購商品逐漸由3C數碼家電、服裝、化妝品等發展到鮮花、蔬果等生鮮產品,我國生鮮市場發展迅速,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生鮮電商的崛起,帶動了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
隨著新零售業態下對商流的重構,對于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消費場景下碎片化需求、快速響應的新特點,冷鏈物流網絡需要從節點和節點之間的“流”上進行全面的重構。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物流企業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即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了綜合實力的競爭,甚至小三方冷鏈企業在逐漸消失,未來將迎來適應新零售場景的冷鏈供應鏈時代。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